内容简介
《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》是塔拉·韦斯特弗创作的自传体小说,讲述了一个出生在美国爱达荷州山区的姑娘塔拉,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,挣脱了原生家庭的伤痕与束缚,在对自己的过往进行反思时得到救赎与解放的故事。该书从教育和原生家庭这两个角度来书写,立意新颖。在《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》中,我们体会到了许久不曾感受过的力量,不妥协,不放弃爱和期待。它是一本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的书籍,关注孩子的意愿,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;也是一部成人的修身指南,无论在什么境遇中,都勇敢地向前飞,找到最真实的自我。
蝴蝶飞过沧海
——读《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》有感
□杨珊珊
读书与书写文字是与这个世界握手的最好方式,我以此作为我的信条。于暮霭沉沉时,我翻开了这本书的卷首阅读了起来。微风从冬日的窗户里飘来时,我内心的不安也被抚平了。
原书名为《Educated》,翻译过来是教育的意思。女主的世界也正是因为接受教育而转变的。生在有着义务教育国家的我们,真的很难去想象一个在17岁之前从未上过学的女孩,从小生活在一个父亲塑造的与世隔绝的世界里——山区、废料场和父亲极端的信仰,她们从不接触学校、医院,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美国80后女孩的生活吧!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她通过自考考上了大学,随后以此获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。
烦请我们先从书中的世界走出来,近几年随着《都挺好》这部影视剧的播出,我们聚焦到了一个词汇叫做“原生家庭”,它向我们传输的理念是,原生家庭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。很多人会因为家庭的欠缺而错失许多看世界的机会,但这本书教会了我们:或许你曾有过不好的经历,但请你向前看,像塔拉一样,不断地教育自己,接纳自己的内心,逐渐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。
“我原以为你才是那个穿越熊熊大火冲出这里的人,你不要留下,走吧,不要让任何人阻止你走。”一向对父亲唯命是从的母亲,对塔拉这样说。塔拉母亲的这段话让我回想起了我在备战国考的日子。过去的一年来我在与自己作斗争,我缺乏自信,在工作和全职备考的两项选择中犹豫、徘徊。在压力下不时感到紧张和惊恐。哪怕为了放松自己去和朋友吃一顿饭、看一会电视剧都会让我陷入深深的自责。多刷一套题好了,这道题为什么我复盘之后又错了。我想这是很多备考人都曾有过的时刻。许多人像我一样,希望通过学习和公平竞争改变命运。然而考公、考研这两条赛道太窄,赛道上的人太多。所以难免有人“春风得意马蹄疾”,也难免有人落榜伤怀。我之所以能够选择站起来是因为我心中始终都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“你真的可以”!人不会无端地思考和进步,对自我的探索和开发,对自我价值的认同都会带来一定的痛苦。我们总是因为痛苦而思考,因为不想拘泥于现状而进步。书中的女主人公也正是因为经历了痛苦的过程。一次次地否认自己,重塑自己,化茧成蝶。
塔拉的父亲称“山”为印第安公主。每年积雪开始融化时,它便显现,面朝南方,望着野牛返回山谷。游牧的印第安人留意着它的出现,将那视为春天的标志,山川融雪的信号,冬天结束了,该回家了,女主角的所有故事都关乎这座山。
中国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浪漫,《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》中的“山”字一语双关。即指女主角被困在信息闭塞的父亲为她们营造的山,又指当她开始接触知识接受教育后,决定和过去的一切告别迎接属于她的朝圣。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两座山峰,一座叫“理想”,另一座名为“现实”。
“理想”与“现实”这两座山峰应该处在一种平衡的状态,但“现实”的这座山峰似乎总是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压力,“它”会在我们的耳边窃窃私语——你没有精力去攀登“理想”的山,你没有长性的,大环境不允许的。总是会有这些声音左右你,影响你的判断。但“理想”这座山,之所以耀眼之所以难以接近,不正是因为它是我们平凡心中的英雄梦想吗?而教育的意义是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发自内心地说出“我想要”,从而走到理想的高度。主人公塔拉的经历告诉我们,永远不要“妄自菲薄”,过去的经历和他人的评价没什么影响力,只有未来才有分量。
歌手王菲唱过一首歌——《蝴蝶》,歌词中说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,没有谁忍心责怪。世界那么大,而蝴蝶体积那样小,蝴蝶之于世界不过一缕微尘罢了,可我们之于世界不也是微尘一缕吗?所以我寄希望于蝴蝶,让蝴蝶这个意象符号勇敢地飞过沧海。
愿你在迷茫时可以翻阅此书,愿你明白每个人都能像一只自由翱翔的鸟儿,飞往真正属于你的山峰。